Paris This........'s last / 14.6.3
如果你有從巴黎的第一篇看到現在,應該能稍微感受到我想表達的一些事,
每篇內容對應著標題是嘗試著描寫些巴黎的劣根性或是旅人們的通病,
暗示那些流著十九世紀充滿驕傲感血液的法蘭西人該醒醒了,
或是提醒些旅人們別一頭栽進巴黎,
適時保持冷靜,或許更美。
Envy。
巴黎這幾篇似乎在教壞那些帶著巴黎美好泡泡的人們,
如果你是要去巴黎玩,那就別看這系列了,
或是就當奇聞軼事或是發神經的說書人自白看看就算了,吧。
說好我不會盡責的,最後一篇,羅浮宮。
#1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傑·科恩在文章中描述現在的法國:
「“Rien Ne Va Plue",意思是什麼都不對頭了。...難以言傳的法式暴躁情緒;氣急敗壞之下,
又帶著古怪的挫敗感....這個國家患了消化不良症,看的永遠是杯半空的水。」
那天看到專欄整個拍案叫絕,看著那些無能為力的世俗化過程,所伴隨而來深深的挫敗感,
其實法國人歷史上也不停地遭受挫敗,說穿了是悖離歷史包袱的背叛。
1989年被稱作現代主義建築最後大師的貝聿銘,就在那從11世紀矗立至今的皇帝居所羅浮宮前面公然造次,
如同1889世界博覽會的艾菲爾鐵塔,像匕首一般深深刺進巴黎人的胸膛。
玻璃,金屬這種生硬冷淡的材質在剛經歷過美好時代的巴黎人眼中,
根本視這些“低級穢物”侵占了他們所謂的“高級文化”,帶著無可宣泄的暴躁情緒,
這也無可厚非,畢竟至今羅浮接近四萬件的館藏,也都是拿破侖四處“借”來的,
現在四周的人只是在反撲而已。
#2
扯遠了..
有人說羅浮宮需要至少兩天才能完全走完,
完全不諳美術的我,仗著一股自信,用拖的也要一天就把它走完,
某天下雨的一大清早就到羅浮宮裡待到閉館,
只能說千萬別做傻事,走到差點要從羅浮宮被抬出去。
#3
如果想來朝聖女人的,誠心建議開館當下就先衝去看,因為入口會擠滿滿滿滿你不想看到的人。
#4
#5
羅浮底下有間Apple的旗艦店,
不大,但是裡面滿滿的大陸人坐著休息。
#6
#7
九點一到趁著外面一堆旅行團還在點名就先衝進去找女人,
就在一陣不要臉的推擠之後總算給我擠到這了。
雞皮疙瘩當然是有拉,不過實在是..有夠小!
CNN曾經票選歐洲三大最名不符實的景點,
第三名是慕尼黑市政廳的整點敲鐘,
第二名是布拉格天文塔報時,
第一名就是這位女人,
很不幸的這三個我都被雷過......
#8
這個畫面有趣多了,最靠近封鎖線的永遠是亞洲人,
還有些動作我不太了解,擠到前面第一件事不是仔細看幾眼,
而是轉身跟女人合照,我的天。
#9
第二個鎮館之寶,維納斯,
私心覺得維納斯比女人值得看多了,
除了不會被隔在4公尺之外,
維納斯的立體殘破感給人的震撼程度遠遠比兩層防爆玻璃後的女人大多了。
可惜第三個鎮館之寶勝利女神當時在整修,
不過看完這兩個其實可以收收回家去了(小聲...
#10
#11
我很沒品,可是這大概是我拍到最喜歡的一張。
辛苦的館員爺爺。
#12
#13
說實在的,整趟羅浮逛完最令人震撼的是埃及區,
那在地下室的神秘陰森感很過癮啊。
#14
#15
#16
裡面有人。
#17
#18
#19
#20
羅浮宮原本是法國皇帝的寢宮,在羅浮的地下室有從當時遺留下的避難壕溝,
不過那些古老的堆積磚塊配上現代的木造屋頂,非常違和啊。
#21
羅浮在兩個館的交接處有兩個大中庭,
挑高四層樓採光好的玻璃帷幕,建築的震撼度完全搶奪走藝術品的風采,
這兩個大中庭是羅浮我最愛的地方,
整天八小時裡我大概坐在中庭裡有一個半小時吧,
無所事事四處張望,在羅浮裡發愣?
現在想想真過分。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仿凡爾賽宮鏡廳的展示廳,
這廳裡收藏著法國每位國王的皇冠。
很多小孩子看著都差不多的藝術品大概逛累了,看到鏡廳都會突然興奮,
靜聽裡很多小孩子跑來跑去,重點是它陳年已久的木質地板發出喀拉喀拉的聲響,更有味道。
#30
深夜飄雨的羅浮。
#31
#32
一早在細雨中校外教學的巴黎幼稚園孩子。
#33
第三個凱旋門,三個大門之中年代最久的就是羅浮宮前的小凱旋門,
拿破侖凱旋歸國時覺得小凱旋門無法襯托出他的威武,太小家子氣,
才在香榭里舍的尾巴建了5倍大的凱旋門,
凡是跟民族英雄主義有關的建築,想當然爾非常和法國人的胃口。
#34
在杜樂麗花園尾巴的協和廣場,
可以遠遠看到瑪德蓮教堂,
對了,路易十六就是在這個廣場上斷頭台的。
#35
#36
冬天的杜樂麗,
不得不說,在幾個花園中杜樂麗真的是最蕭瑟的,
唯一一個給我荒蕪感的花園,
大概是因為這裡充斥著要騙錢的羅馬尼亞婦人吧。
#37
在杜樂麗花園的噴水池旁有許多公共的鐵椅,
可以隨心所欲的搬到某個喜歡的角落安靜的坐下,
不過根據統計,從巴黎政府在公園放置鐵椅後,
五年後的保存率居然高達九成,
話說如果在228公園裡放鐵椅,大概一夜之間都被搬光了吧。
#38
這一幕我印象深刻,我拿著在0度氣溫中冷凍已久吃剩的Baguette撕碎給鴿子吃,
旁邊的巴黎老人則是拿著杯咖啡坐在鐵椅上盯著噴水池發愣,
是的,他們曾經自豪過,不過這是屬於他們專有的奢侈,至今依舊如此。
好了,這八篇幫助我回憶那冷冽刺骨的巴黎,
Nice
我也有說到做到的一天。